国家标准委发布《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8—2020年)》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推“使用手册”
摘要:标准化水平是产业技术实力、管理实力和生产实力的综合体现。
本报记者 赵碧报道
标准化水平是产业技术实力、管理实力和生产实力的综合体现。
正如联合国经济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亚太协会国际专家委员会研究员西蒙·朱所言,“定标准者,定天下”,这句话揭示了标准举足轻重的影响力。
日前,国家标准委发布《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8—202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要深化基础设施标准化合作,支撑设施联通网络建设,推动5G、智慧城市等国家标准在沿线国家应用实施。
《行动计划》提出,要不断扩大标准互认领域。联合沿线国家共同制定国际标准不少于100项,翻译制定中国标准外文版不少于1000项,开展重点领域标准中关键技术指标比对数量力争达到2000项。
标准联通共建起航
事实上,早在2015年10月,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就已发布《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5-2017)》,加快制定和实施中国标准“走出去”工作专项规划。
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在此前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自《标准联通“一带一路”行动计划(2015-2017)》实施以来,在“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筹推动下,拓展了沿线国家标准化合作,联合研制国际标准,开展标准比对分析,建设海外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等十项工作任务的实施取得了积极成效。
“新时代赋予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行动新使命新任务。”据悉,《行动计划》紧扣提高与沿线国家标准体系兼容性这条主线,紧紧围绕“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聚焦互联互通建设关键通道和重大项目,部署了九大重点任务。
《行动计划》也制定了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基本形成交流互鉴、开放包容、互联互通、成果共享的标准国际化发展新局面,中国标准与国际和各国标准体系兼容水平不断提高,标准化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作用充分发挥。
“标准化对‘一带一路’建设具有基础和支撑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室副主任徐秀军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说道,深化同沿线国家和地区在标准化方面的务实合作和互联互通,积极推进标准互认,有利于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进而更好地支撑服务我国产业、产品、技术等方面“走出去”。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中国人类发展报告》也显示,以“人类发展指数”为依据,中国已成为“高水平人类发展国家”,是30余年来在人类发展领域中进步最快的国家之一。而且中国也正在创新和引领中国标准,中国标准在高铁、核电、通信、汽车等领域里,已经实现了从原来的跟随到现在引领的跨越。
2016年5月,国际标准会议在中国召开,中国公布已经有189项标准成为ISO的国际标准,并且和21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了标准化合作协议,“一带一路”也将中国标准引向世界。
需要指出的是,中译悦尔(北京)翻译有限公司董事长蒙永业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各领域的标准化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护航贸易畅通
在徐秀军看来,中国在“一带一路”国家设施联通建设取得不少成绩,但是在继续深入推进建设的过程中,尚存在很多标准问题,造成设施联通建设在对接上存在困难,这就需要更深层面的标准化基础。
“标准是世界通用语言,但什么样的标准能够世界通用,却存在极大差别。”蒙永业表示,长期以来,欧美引领了世界主要通行标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基本上沿袭了欧美标准,或部分国家尚未形成标准体系,但也深受欧美标准的影响。
工信部赛迪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所副所长陆峰在此前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也提到,以前我国在涵盖网络、基础软件、中间件、芯片和网络应用在内的信息产业技术受到外国标准影响,这样不仅造成很多成本费用,也影响了我国相关产业和产品的发展。
《行动计划》中提到,在基础设施、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对外贸易、节能环保、人文领域、健康服务领域、金融领域、海洋领域等多方面要加强标准化合作。
“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动标准联通共建,主要目的是为贸易畅通服务。”蒙永业说道,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标准联通共建,既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入相关国家,也有利于相关国家企业进入中国,实现互利共赢。
目前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量、投资存量都比较大,是不少国家名列前茅的贸易伙伴、进口来源国及出口目的国。据国内机构统计,截至2016年底,中国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累计投资超185亿美元,2017年1-10月,中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新增投资111.8亿美元,新签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额1020.7亿美元。
蒙永业认为,在贸易畅通的前提下,互联互通还在标准、语言、文化互通等方面存在问题,但都可以通过彼此国家人民的共同努力,用一定时间去实现彼此理解,共赢发展。
“如果我国能够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现标准联通共建,不仅减少我国企业走出去所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还减少转换标准相关各种成本费用,对贸易、投资、工程承包都产生积极影响。”蒙永业补充道。
加强培养标准化人才
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表示,“为切实做好《行动计划》的贯彻落实,下一步要在‘一带一路’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和指导下,抓好《行动计划》的配套衔接、责任落实、宣传解读、协同联动和示范引领,会同各有关方面切实抓好行动计划的落实。”
徐秀军说道,《行动计划》是一个纲领性文件,如何抓好行动计划的落实才是重中之重。
业内人士也提到,很多国家处于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考虑,虽然愿意接受中国投资,但是对中国标准还是不够认可。
“中国标准要想真正走出去,那就应该努力把它做成国际标准。”飞象网CEO项立刚在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通信标准的制定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全世界大的政治实体都会去做,目前中国企业在5G标准的制定参与度较高,《行动计划》中提到要推动5G国家标准应用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但是要想被认可,国际标准才是最好的通行证。
蒙永业说道,从企业角度来说,要落实好《行动计划》,提升标准化意识是关键。一方面,在“一带一路”国家开展业务时,在可行情况下,或可以争取的情况下,采用我国标准。另一方面,作为制定国际标准的主要参与代表,积极参与制定相关领域国际标准,与“一带一路”国家代表充分沟通,传递两国企业的共同诉求,让国际标准反映出两国企业的共同利益,也有利于在一带一路国家实现标准联通。
值得一提的是,徐秀军说道,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标准联通将发挥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而标准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培养和交流是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工作的关键。
事实上,今年我国与俄罗斯等12国签署了《关于加强标准合作,助推“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倡议》,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便是促进各国间标准化人员的交流与能力提升。
蒙永业也认为,在标准化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上,尤其是在不同语言国家的不同行业和领域的专业型翻译人才、复合型标准化人才培养上,我们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
中国产经新闻
新增长时代的思想力
Thinking Power in the New Growth Era.
新闻拼盘 品味中国
News Collection, Experience & Taste China.
讲述,你在产经一线的故事
长按二维码关注